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,如今,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庞大。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被大家重视起来,其中,老年人的视力健康问题也急需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心。
很多人认为,老花就是看不清近处的字了,随便在集市上买副老花镜就可以了。

事实上,老花镜的选择,真的没有那么“随意”,认真挑选一副适合自己的老花镜,真的很重要。
1.单光镜
是最常用的矫正老花得方式。一般在看远处清晰的基础上,增加一定量的正镜度数,使得看远清楚变为看近清楚。

优点:舒适,视野范围内,镜片光度一致,容易适应;经济实惠。
缺点:对部分本身看远就需要戴眼镜的人来说,操作较为繁琐,比如中高度近视的老人,平时走路看电视需要戴一副近视度数较高的眼镜;如果看书、手机,则需要换戴一副老花镜,拿上拿下,操作较为繁琐。对于这样的情况,有没有一副眼镜,同时解决看远、看近的问题呢?有的,双光镜。
2.双光镜
是指将两种不同屈光力加工在同一眼镜上,成为同时存在两个矫正区域的眼镜片。

优点:方便,镜片上半部分是视远区,下半部分是视近区,一副眼镜解决看远、看近的问题,避免两副眼镜来回摘戴。
缺点:对于老花度数较高的老人,中间距离的物品可能还是看不清楚;“像跳”,当眼睛从双光镜的视远区看到视近区时,由于子片产生底朝下的棱镜效应,使得物体看起来似乎“跳”到了上方的位置。
相对于单光镜来说,双光镜既能看远又能看近,但是对于中间距离的物体有些束手无策,那么有没有远中近,每个距离都能看清楚的眼镜呢?有的,渐变多焦点眼镜。
3.渐变多焦点镜
是指在一片眼镜上实现从上至下无数附加镜的逐渐变化,提供戴镜者由远至近的连续清晰视觉,并且在镜片外观上没有特殊的一种眼镜。

优点:方便,镜片上方是视远区,下方是视近区,两者之间有狭长的渐变区连接,可以看中间距离的物体,渐变区两侧是周边区。一副眼镜同时解决远中近各个距离的视觉需求,做到“无级变速”。
缺点:相对于单光镜,需要更长时间学习适应。
那么,挑选好一副合适的老花镜就“一劳永逸”了吗?
也不是。老花的度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继续增加,一般是按照每5年加深50度的速度递增。研究发现对于没有任何屈光度的人,在45岁时眼睛老花度数通常为100度,55岁提高到200度,到了60岁左右,度数会增至250度到300度,此后理论上眼睛老花度数一般不再加深。但是对于具体情况还是建议先去眼科医院进行医学验光后,再定配眼镜。